我们通常会说提高免疫力,好像是免疫力提得越高越好?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免疫力也分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先天免疫是我们出生时就有的、“妈妈给的”免疫力,它能快速对“入侵”的各种病原体进行反应。但它一般不具备记忆功能,只能“无差异”防御,所以也叫“非特异性免疫”。而后天免疫,是我们通过自然感染、接种疫苗等方式后天获得的。它可以记住曾经遇到过的病原体的模样。当下次再遇到时,就能更快地做出反应。
免疫力“正常”,确实不容易生病;即便生病,也很容易恢复。但免疫力“太高”或“太低”,都会导致疾病!
免疫力过高,就相当于身体的“小士兵”们过于警觉了。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攻击自身正常的健康的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简而言之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坏人也抓,好人也抓!就会患自身免疫疾病,比如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多发性硬化病等。而且,女性的患病风险较男性更高。免疫力太高,还会导致另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容易过敏。对花粉或者动物毛发过敏都是这类情况。
哪些症状证明你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呢?有这样几点,可以对比自身验证一下:
1.频繁生病、反复感染:比如感冒、咳嗽、腹泻、尿路感染等次数明显增多;
2.感染后,症状比较严重,且不易治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3.身上的伤口,愈合速度慢,容易发炎、溃烂。这些都可能提示免疫力较弱,甚至存在免疫缺陷疾病。
那么,如何维护“正常”的免疫力呢?
影响免疫力最著名的三大“杀手”,就是熬夜!坏情绪!营养不良!持正常的、健康的免疫力呢?我们要做到如下四点:
第一,“睡得够”。成年人每天需要7至9小时的睡眠,而儿童和青少年则需要更多;
第二,“吃得好”。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同时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第三,“经常动”。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减少疾病风险。不过,也并非“强度越大,效果越好”。对于18至64岁的成年人,每周进行3至5次、每次6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身体活动就好。而这个“中等强度”,是指:你做运动的时候,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可以试试)。
第四,“经常笑”。如果一个人一直存在抑郁、焦虑、悲伤等多种负面情绪,或者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和心理应激,免疫力会下降,并形成疾病的生理基础。开心的人不容易生病,是真的!
最后,接种疫苗,可以获得针对不同病原体的免疫力,相当于让一支一支“特种部队”来保护自己,也十分重要!
#深度好文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fz/15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