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O2016大会主席翁林仲教授整体

编者按近日,第31届亚太眼科学会年会(APAO)在台北隆重召开。此次大会汇集了眼科和视觉科学的最新进展,尤其对于亚太地区眼科医疗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享。亚太地区防盲问题、整体医疗及干眼诊疗的最新进展都是会议的热点话题。在会议期间,《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采访到APAO大会主席翁林仲教授,他就以上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观点和看法。亚太地区防盲的难点和挑战

  翁林仲教授谈到,防盲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防盲已成为首要的问题。在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众多以及眼科手术医师的缺乏,白内障依旧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例如中国、东南亚或南太平洋岛屿国家的一些贫困地区。因为白内障手术需求率很高,所以是首要讨论的防盲问题。APAO的Gateway项目及防盲项目可以很好的帮助这些国家解决白内障防盲的问题。当前的另外两大致盲原因为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两大疾病的防盲问题在发达国家如日本以及一些发达城市如中国的大城市及香港等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两大问题。幸运的是最近关于这两大疾病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OCT的改进以及angio-OCT的出现,可以帮助眼科医生早期检测疾病,更好的防盲治盲。另外,抗VEGF药物的出现,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使得眼科医生有了新方法去预防和治疗黄斑水肿和黄斑新生血管,从而挽救患者的视力。最后还需要注意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的防盲。这是近来也是这次APAO会议上的热点话题,因为在东亚很多地方,高度近视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尤其在如香港、台湾、日本及新加坡等患病率高的地区,高度近视是另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培养眼科整体医疗观念

  翁教授讲到,整体医疗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对于眼科医生而言,不仅要看到眼睛的疾病,也要注意全身的疾病,把患者当成一个整体来医治。眼科医生应该学习和了解更多全身疾病。就与神经眼科疾病相关的全身疾病来说,最受   翁教授谈及的第三个疾病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其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血脂相关。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些全身疾病,眼科医生需要与内科医生进行很好的合作。糖尿病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是非常需要重视的疾病。如何建立好糖尿病监测系统,以及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是需要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精准眼保健(PrecisionofEyeCare),而精准眼保健意味着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专注于眼的诊治,而应该更多的去   干眼是当下最为普遍的疾病。翁教授谈到,干眼在过去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可能只出现在绝经期后或一些过敏性眼病中。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从3C(计算机产品、通讯产品、数码家电)发展到现在的4C(计算机产品、通讯产品、数码家电和网络产品),这些产品过度频繁的使用与干眼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就是环境因素比如空气污染等,可能导致过敏性眼病或过敏相关性的眼部改变,长期将会导致干眼的发生。再者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睡眠习惯的改变、长时间工作及高压状态等,这些都会导致干眼的发生。因此,最新的观点是干眼不仅是眼干,而是全身改变的结果,比如可能为免疫系统的改变以及整体内环境的失衡。干眼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着嘴干、皮肤干的情况,比如Sj?rgen综合征患者。因为干眼变得越来越普遍,研究随之增多,对其认识也更为深入。干眼可分为脂质缺乏性、水液缺乏性及黏蛋白缺乏性干眼;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仪器可以辨别不同类型的干眼,使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干眼类型进行对应治疗。翁教授认为,除了使用人工泪液、凝胶或眼膏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3C产品的使用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是解决干眼的最佳方法。

  既往治疗干眼的方法仅有泪液补充剂或对于严重干眼的鼻泪管泪小点闭塞治疗,而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比如干眼眼镜,可使眼周环境更为湿润。另外还有免疫治疗的出现,如环孢霉素,这是干眼治疗的改变之一。很多厂家都生产出了新的治疗干眼的产品。翁教授认为,厂家对于干眼治疗投入更多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赞赏

长按







































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zl/916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