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灶主要位于脑干、小脑和脊髓,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同时也是最容易导致青壮年致残的疾病之一。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里一直在缓慢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份报告:近年来各国被确诊的MS病例在快速上升,主要原因与检查手段的不断改进及环境污染等各种因素有关。
MS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中枢神经疾病,其发病机理为:包裹神经外层的一层髓鞘脂质被不明原因所破坏。由于髓鞘脂质的破坏导致MS呈现的症状为多种多样形式,MS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感觉改变、视觉障碍、肌无力、抑郁、讲话困难,MS症状严重者会导致活动障碍、无法行走及残疾等等。MS病人主要是中青年女性,大约是男性患者的2-3倍。发病时间一般在20~40岁(但也有老年人患MS的病例)。MS的发病情况有些类似于偏头痛。虽然医学界很早就知道多发性硬化症这种疾病的存在,但对于MS的发病原因则至今仍不完全明了。国际医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MS与病人自身免疫系统异常、遗传、病毒感染或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据国外医学杂志报道,截止到年全球已确诊的MS病例约有万人,但也有医学专家指出:考虑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及缺乏有资质的临床医生等等,实际上全球潜在的MS病人远不止这一数字,估计全球MS病人很可能高达-万人或更多。
目前,我国已确诊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大约在3万名左右,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潜在的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患的是多发性硬化症。
MS患者有时会出现突发视力衰退、行走不稳、偏侧身体麻木、以及眩晕等临床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症状还会逐渐加重,尤其是疾病发作次数会频繁,严重的发作后会导致失明、肢体瘫痪与感觉障碍。多发性硬化症并不是人体体表的硬化,而是指疾病对人体中枢神经组织结构的损害,形成“硬化斑”;“多发性”是既指疾病损害了神经系统多个部位,也反映疾病症状多次发作;“硬化”则是指自身免疫机制异常将正常神经髓鞘膜进行攻击后受损形成的疤痕,正是这些“硬化斑”,使得中枢神经传导束的神经传递中断,从而对大脑和脊髓产生了影响,产生了上述主要临床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正确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且疾病的反复发作也可得到延缓。
(摘自网络)
联系我们:医院风湿免疫科,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号(桐柏路与中原路交叉口)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fz/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