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修髓汤专治脱髓鞘
脱髓鞘探索DISCOVERY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MS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 1减缓疾病进程
MS病程长,急性期多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此后用泼尼松递减维持。但是,现代研究认为,激素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程,即使在缓解期,疾病还处于发展中。MS患者发病5~10年后,脑髓明显减少,脑容量急剧下降,病理表现为脱髓鞘,轴索损伤和星型细胞凋亡并存。反复发作的病人,还可伴有情感和智力的改变,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智力减退。中医药对于本病的优势在于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此外,根据肾主骨生髓,髓汇于脊柱为脊髓,上汇于脑为脑髓和肝主疏泄,条畅情志的理论,借助中医药的补肾填精,益智健脑,疏肝解郁,调和气血,起到补益脑髓、强肾壮督、愉悦情志、增进智力的作用,这些方面的作用正是西药所不能企及的。中医药的这些作用很有可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防止漫长病程中患者脑髓的减少和脑容量急剧下降。当然,欲取得这些疗效,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是关键。
2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副作用,减少撤减激素过程中复发次数
直至目前,MS的病因仍属不明,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国内外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MS,早期用药多能缓解,但绝大多数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药时病情复发,只好再加大激素用量,致使部分患者长期不能停用激素。激素等免疫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众所周知,如痤疮、多毛、机体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乃至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发糖尿病自发性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因此,如何合理使用以及尽量减少激素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是治疗的关键。
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人体自身的阴阳属性影响较大,导致病机错综复杂。在病机的甄别方面,最重要的是分清阴虚与阳虚,湿热与痰热。疾病的早期大多数是因为肺热壅于上焦,五脏积热而水亏致痿,结合本病是肝肾阴虚,邪阻于脑或脊髓,脑为诸阳之会,脊髓与督脉关系密切,后者为阳脉之海,所以在脑或脊髓病变时,常常导致阳气运行不畅,郁而化热,热盛为毒,热毒伤阴。此外,早期使用激素治疗,也耗伤肾水致肝肾阴虚。随着病程的延长,在多次的缓解复发过程中,患者长期离不开激素,激素的副作用由早期的损伤肝肾之阴,到后期又转而损及肝肾之阳,结果出现阴阳两虚。所以本病早期是阴虚为主,长期不愈,转而阴阳两虚。另外辨痰热和湿热,舌苔黄腻为两者共同特点,但两者比较而言,痰热上焦多见,如心、肺、脑窍;湿热下焦为主,如膀胱、大肠、肝胆;痰热多由内生,湿热每多外感;痰热形成迅速,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常伴随急性病势出现,极易生风变动;湿热相对缓慢,病势缠绵。本病初期,乃阳郁化热,灼津炼痰,而为痰热。痰热阻于舌络,可见舌僵语蹇;痰热蕴于肺,肺失宣肃,大肠传导失司,可见便秘。
治疗方面,经验颇多,一方面抓住辨证论治的精髓:滋阴养血等方剂除有皮质激素作用外,生地、枸杞、知母等尚有拮抗皮质激素反馈性脑垂体抑制作用,从而保护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加强巩固疗效,减少副作用。
3缓解期对症及康复治疗
MS为慢性病程,常有缓解复发,呈阶梯式恶化表现,相当多的病人常伴有强直痉挛、疼痛、震颤、眼球运动异常、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及抑郁与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病员的日常生活、工作。MS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多口服西药对症治疗,但很难取得满意疗效,原因在于就大多数病人而言,取得治疗效果时,难以耐受药物严重副作用。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改善神经症状方面的作用已初见端倪,如中药清开灵针剂能有效地改善MS患者的神经症状,而且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能有效地改善神经症状,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使MS患者摆脱了肢体胀、麻、木、放电感、束带感、瘙痒感等感觉异常,减轻甚至消除了肢体活动缓慢、沉重、不耐行走等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 .
本病有发作-缓解的特点,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是防止复发的最好措施,这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虽然目前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但是我们的临床观察初步认为,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加速疾病康复,减少复发,对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MS治疗中审因论治亦不可忽视,要考虑病因和体质因素,以情志抑郁或情志刺激起病者要注意疏肝理气;以饮食失节,劳倦过度起病者,应注意调补脾胃,健脾升阳;兼外感者要注意疏风散邪。MS是以正气虚损为主的疾病,故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正气,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从而可以控制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有很大的优势,特别在减缓病程,防止该病的复发,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残碍及减轻西药治疗的副作用等方面有独到的功效。
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哪里治白癜风病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fz/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