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医院康复小讲堂要运

最近,门诊来了几个特殊患者,有爱踢球的小伙子,有患关节炎的老爷爷,还有坐办公室的姑娘,他们都说膝关节内侧有点痛,活动多时疼痛加重,在上下楼梯和蹲起时尤为明显,休息后又减轻,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肿。经过评估分析,原来他们都是鹅足出了问题。不一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爱好,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同一个地方痛呢?下面由李老师给您讲讲鹅足这个不省心的家伙。

专家科普针灸康复(疼痛)科

一、鹅足是什么?

它可不是我们在卤菜店里吃的那个鹅脚哦,鹅足PesAnserinus,在拉丁语中是“鹅脚”的意思,由缝匠肌、股薄肌和半腱肌的联合肌腱组成。它附着于胫骨近内侧,因三个肌腱有致密的纤维膜相连,形同鹅足而得名。

“鹅足腱”有什么作用呢?

1.缓冲和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

2.对膝关节内侧起支持作用,维持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3.调整姿势,维持正确的下肢力线。

二、鹅足肌腱炎好发人群?

由于膝关节反复过度的屈伸活动,肌腱容易充血、水肿,滑囊液分泌增加,局部出现肿胀疼痛等,以下人群需要提高警惕。

1、局部肌腱过紧如膝部内侧肌群过紧的人:久坐、久蹲、盘坐、跪坐;坐姿习惯不佳,喜欢膝盖弯曲坐、盘坐、跪坐或翘脚的人

2、X型腿、膝关节不稳、扁平足者

3、侧向移动运动者:篮球、足球、曲棍球、网球、蛙式游泳者,长跑选手也是好发族群

4、体重过重者。

5、患膝部退化性关节炎、膝部内侧肿瘤、糖尿病等疾病者

6、局部肌肉无力者,如髋部内缩肌无力者。

三、鹅足肌腱炎治疗方法

平常应避免蹲踞及膝部过度弯曲的坐姿,如盘坐、跪坐......建议要坐椅子上,膝部角度至少应大于度,以避免鹅足肌腱群处于收缩紧绷。

1、使用肌贴来增强膝内侧的支撑,减少鹅足腱部位的压力。

2、筋膜刀松解

3、牵伸:拉伸膝关节内侧肌腱,如腘旁肌的伸展

4、物理因子疗法:微波、超声波疗法、偏振光等

5、运动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髋关节灵活性训练、膝关节稳定训练、膝关节本体感觉训练、功能性训练等。

6、传统治疗方法:针灸、按摩、小针刀松解等

7、体外冲击波:刺激生长因子产生,促进局部血管再生,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促进组织再生及功能修复

8、局部封闭,注射麻醉剂加低剂量的类固醇

结语

运动损伤早期可以采用休息、冰敷来缓解,疼痛医院诊疗。因为肌腱病是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找到原因盲目止痛,那么就容易治标不治本。选择专业的医生,采取针对性的调整计划、康复训练等措施,才能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供稿人:李泱

审核人:林果辉蒋艳刘丰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李泱

作者简介

●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系

●国家卫计委认证康复治疗师

●美国IASTM技术认证

●功能性贴扎技术认证

●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师从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万里主任,作业治疗专家戴玲,在邵阳地区率先开展用筋膜刀、运动贴布等无创伤性技术治疗运动损伤,功能障碍,软组织疼痛,姿势异常。擅长韧带重建、关节置换、神经损伤、骨折、青少年姿势矫正等方面康复治疗。

针灸康复(疼痛)科简介

我院骨伤科为省级重点骨伤专科,现已发展成为规模大,功能齐全,影响力较广泛的“拳头”科室,起源于湘西南地区正骨流派“百岁门”,经历五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为四个骨伤亚专科。

针灸康复(疼痛)科为我院骨伤科的二级学科,科室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开展以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为主导,骨科康复,神经康复,运动康复,言语康复,儿童康复,产后康复全方面覆盖的治疗体系。同时积极开展康复教学和科研工作,逐渐成为邵阳市地一所集康复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复治疗中心。

拥有64排全身螺旋CT,0.5及1.5T核磁共振,四维彩超,进口DR及移动DR,针刀镜系统,射频消融仪,全国最先进的减重训练系统、瑞士EMS冲击波治疗仪、肌骨超声检测仪、偏振光治疗仪、荷兰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平衡评定训练系统、四肢联动训练器、等速肌力训练、吞咽言语训练系统,神经肌电图,红外热成像仪,臭氧发生仪等各种训练康复治疗仪器。

诊疗范围:

疼痛(颈肩腰腿痛)专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偏头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腰痛,膝骨性关节炎,肩周炎,创伤性关节炎,各种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足跟痛,带状疱疹后遗症,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转移性癌痛,急性腰扭伤,肌筋膜炎,腱鞘炎,滑囊炎,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面瘫病。

骨科康复:

各种运动损伤、外伤性损伤、骨折术后、膝关节前、后叉等各类韧带重建术后、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后、脊柱相关疾病和手外伤、关节炎,结缔组织病,骨质疏松症,骨质延迟愈合等疾病的康复。

神经康复:

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失语症,吞咽困难,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肌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萎缩,小脑性共济失调,脑性瘫痪,先天性脊柱裂,周围神经损伤等。

特色治疗:

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技术、针刀镜技术、射频消融术、肌筋膜刀等现代医学前沿技术;充分发挥银质针术、小针刀术、风湿与疼痛三联序贯疗法、推拿,针灸等中医传统技术优势;开展平衡罐,刮痧,盘龙灸,中药热奄包,中药封包等各种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人员结构:

科内设置医护人员共3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生4名,专业康复治疗师1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

科室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y/1181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