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
王雪萍,谭玉燕,魏明,肖勤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方法收集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进行评价。计算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计数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例数。分析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结果根据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8例(3.7%)PD患者具有冲动控制障碍,53例(24.5%)PD患者具有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组与非冲动控制障碍组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期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震颤起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障碍组与非情绪障碍组间这些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无关。
2.血管周围间隙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傅荣荣,冯娟
目的研究血管周围间隙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发性硬化组)及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头颅MRI检查,计数其血管周围间隙并测量其直径。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多发性硬化组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检出率(42.1%,16/38)明显高于对照组(16.0%,8/50)(P0.01)。多发性硬化组患者血管周围间隙的数目[(5.4±2.4)个/例]明显多于对照组[(2.7±2.0)个/例](P0.01)。多发性硬化组患者血管周围间隙的直径[(3.0±1.0)mm]明显大于对照组[(2.2±0.7)mm](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中血管周围间隙的数目、直径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1=0.,r2=0.,均P0.01)。结论血管周围间隙与多发性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3.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姬海超,闫福岭,时蒙蒙,彭爱妮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例轻型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系统分级,将0~1级定义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于出院时行NIHSS评分、发病90d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首发5d内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NIHSS评分增加值≥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0d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根据TICI分级,本组中66例患者(22.9%)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与不伴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型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比例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90d时mR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7.4,95%CI:3.4~15.9,P0.01)及预后不良(OR=7.8,95%CI:4.0~15.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比例较高,不应被视为“轻型卒中”。
4.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T多态性与先兆型偏头痛相关性的Meta分析
左彦方,郭毅,李明,高展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T多态性与先兆型偏头痛(MA)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年1月~年3月MEDLINE、EBSCO、EMBASE数据库及PubMed,医院知识仓库中文期刊全文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MTHFR基因CT多态性与MA相关性的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并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病例对照研究,其中MA患者例,对照者例。各研究间具有很强的异质性(P0.05,I2=7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Meta分析显示,MTHFR基因TT基因型发生MA的风险明显高于CT+CC基因型(OR=1.33,95%CI:1.02~1.75,P0.01)。剔除不符合H-W遗传平衡定律的3篇文献后,总的分析结果依然稳定(OR=1.39,95%CI:1.02~1.88,P0.01)。在MA人群中所做种族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地中海人种TT基因型增加了MA的发病风险,而在其他高加索人(包括北欧人种和印度雅利安人种)、芬兰人、土耳其人及日本人的研究并未显示出这种相关性。结论MTHFR基因CT多态性与MA相关,其TT基因型个体MA发病的风险增加。这在不同种族间存在一定差别。
5.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特征
闫呈新,赵雷,朱建忠,张颜波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特征。方法对80例偏头痛患者(偏头痛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MRI检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RI检查显示偏头痛组中有42例脑白质损害,表现为皮质下脑白质内等T1、长T2信号影,T2Flair高信号;对照组中有9例脑白质损害。偏头痛组脑白质损害的比例(52.5%)明显高于对照组(11.3%)(χ2=31.34,P0.01)。偏头痛组中有先兆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比例(68.6%,24/35)明显高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40.0%,18/45)(χ2=15.58,P0.01)。结论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MRI表现与其它原因引起的脑白质病变类似。偏头痛患者脑白质损害的发生率较高,且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高。
6.闭锁综合征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
周锋,谢秋幼,王付言,楚淑芳,陈炎,何艳斌,倪啸晓,虞容豪,黄瑞旺
目的探讨闭锁综合征(LIS)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例诊断为不完全性LIS和1例诊断为植物状态的患者进行fMRI检查,分析在唤名和抬手指令时其相关脑区的活动。结果唤名任务中,2例患者在听到各自配偶唤名后,初、高级听觉皮质(BA41/42区,BA21/22区)均激活;抬手任务中,2例患者在听到抬手命令后,初、高级听觉皮质均激活,同时运动相关皮质(初级运动区和辅助运动区)也激活。fMRI检查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意识清楚,其中1例诊断为不完全性LIS无误;另1例诊断为植物状态系误诊,应诊断为完全性LIS。fMRI检查对LIS有鉴别诊断的作用。结论fMRI可以作为LIS与植物状态鉴别诊断的一种有效辅助检查。
7.修改版昏迷恢复量表对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陈炎,谢秋幼,楚淑芳,何艳斌,周锋,倪啸晓,虞容豪,黄瑞旺
目的探讨修改版昏迷恢复量表(CRS-R)对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29例重症脑部病变意识障碍患者进行CRS-R评分,根据评分分为植物状态(VS)和最小意识状态(MCS)。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并对两个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S患者20例、MCS患者9例,二者CRS-R评分分别为(5.15±2.35)分和(11.88±4.01)分。VS患者GOS评分≤3分(预后差)的比率(95%,19/20)显著高于MCS患者(44.4%,4/9)(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RS-R评分与GOS评分呈正相关(r=0.,P0.05)。CRS-R评分的子项中,运动、言语和交流与GOS评分呈正相关(r=0.,r=0.,r=0.,均P0.05);而听觉、视觉和唤醒度与GOS评分无关。结论意识障碍患者CRS-R评分越高,预后越好。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yf/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