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人榜德江好丈夫十二年照顾病

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活动近日公布了年12月份候选人名单,德江县枫香溪镇上坝村民冉启华上榜。冉启华,12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不离不弃,勤俭持家、含辛茹苦、不畏艰难,用自己真情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大家积极为冉启华投票吧!冉启华事迹

今年,42岁的冉启华过早衰老了,看到他那早生的白发和疲惫不堪的样子,与其真实面容很不符合。但从一个小山村里弥散出点亮瘫痪妻子的生命之光,却光芒四射!12年如一日,是他对瘫痪妻子不离不弃,勤俭持家、含辛茹苦、不畏艰难,用自己真情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年8月8日那天,是德江县枫香溪镇上坝村青年冉启华与同乡软坳村王霞姑娘这生中最幸福的日子。他们同村里其他青年一样,情投意合走上了恩爱夫妻的殿堂。

婚后不久冉启华夫妇就赶上了外出打工的热潮。在广州打工期间十分顺利,两人不到五年时间就赚下了30多万元,夫妻俩还生育了两个孩子,长女叫冉旭玲,今年15岁,现在镇里中学读初中二年级;儿子冉茂数,今年11岁,在村小读五年级,双双聪明伶俐,成绩优秀。

用心良苦撑起家庭这片“天空”

“天有不测风云”。27岁的王霞正如花季少女一般,年4月17日那天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不幸降临到她的身上,虽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王霞一年后突然感觉双脚无力,疼痛难忍,随后病情越来越严重。冉启华和妻子开始认为是车祸导致很快就会好的,也就没放在心上。一天一天,妻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冉启华急了,便带着妻子王霞和两个小孩先后辗转上海、遵义、贵阳、重庆、医院,四处求医问药。经多方诊断妻子的病情为脑血管多发性硬化疾病。这是一种无法根治的疾病,只能靠吃药控制病情,更要命的是,此病患者双腿不能走路。

冉启华和妻子心都凉了,只能面对现实。“当时我作出了最坏的打算,妻子无法走路,我就背她,做她的腿脚。”冉启华说。那一年,29岁的冉启华除照料好妻子外,身边带着一个5岁的女儿,还有一个1岁多的小儿子,也得好好孝敬年过花甲的双老。

在医院、在家中,看着一天一天身体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经常将床单弄脏的妻子,冉启华没有逃避,勇敢地顶起了这个快要垮塌的家。每次都是马上帮她换洗,有时一个晚上要起床换洗好几次,每天坚持干好这份“差事”后才去干其它的农活。寒冬酷暑,王霞的身上都从未长过褥疮,凡探望过王霞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知道妻子还能坚持多久,无论我多苦多累,背她一辈子我也乐意。”冉启华含泪告诉笔者。

如今,冉启华的家中已经一贫如洗,债台高筑。据冉启华说,他好几次想喝农药轻生,但是,看到求生欲望十分强烈的病床上的妻子,他告诉自己,这个家不能垮,妻子不能弃,两个小孩不能丢,双老我要敬孝,发誓要靠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

让瘫痪的妻子尽量过着开心日子

从医院回来后,仍然不放弃对妻子的治病。病情趋于稳定之后,30多岁的妻子有时盼望到娘家看看亲人、到村口走走、到院坝逛逛……可是瘫痪的双腿让她无法下地。

冉启华心如刀绞。他咬了咬牙说:“老婆,你放心,你要到哪里,丈夫背你去!”

从年的夏天起,每天天刚蒙蒙亮,冉启华便翻身下床。他动作迅速但轻盈,生怕吵醒了仍在熟睡的妻子。他打开柴灶生火,烧水做饭。平时清晨6点半,他准时将妻子唤醒,到院坝、到村口走走看看。有时周末吃完早餐,他背起妻子赶到妻子娘家走走,托付孩子要把妈妈陪好,才去做农活。下午他又准时把妻子背回家。妻子的娘家在一个高高的山坡上,从家门到那里要走10多里山路,还要爬多级台阶,这下可累坏了冉启华。

从此,丈夫成了妻子人生的第二双脚,在那个小山村里丈量着山路的长度和夫妻感情的厚度。10年来,风雨无阻,不离不弃。

,年王霞两次趁冉启华和孩子不在身边时自寻短见,幸亏被邻居及时发现获得挽救。冉启华知道妻子不愿意连累他,于是他每天在帮妻子按摩时给妻子讲各种感人的故事,苦口婆心地开导她;还搜集许多笑话讲给妻子听,想方设法逗妻子开心。有时冉启华还“威胁”妻子说:如果你不想活了,我这个家就散了,那我也不活了。“无奈”之下,妻子就答应冉启华再不寻短见了,要坚强地活下去。

如今,冉启华用爱心背着妻子已经走过了10年,用行动树立了自己的“人生丰碑”。尽管王霞因长年服药而集重病于一身,但冉启华始终没有放弃治疗,他说,妻子活着太不容易了,尽管有时心如乱麻,但他也要强作笑脸,更加努力地帮助妻子活下去,让她开心地过日子。

用真情感化“无奈”的妻子

10年来,丈夫冉启华真情呵护病榻上的妻子,不离不弃。

今年6月的一天上午,笔者来到冉启华家,门前晾衣架上挂着的衣服还滴着水珠。同村村民张月霞说:“像这样的情形在他家是经常性的。”

见刚洗好妻子换下来的衣服的“老冉”,又开始小心翼翼地“抱”着妻子,吃力地将她挪到轮椅上,气喘吁吁地说:“趁着天好,我推她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冉启华在外打工曾是一位有名的工程老板,为照料妻子,他辞掉了“工作”,在家附近做一份低收入工作。每天,天刚蒙蒙亮时就起床,烧水给妻子洗脸、擦身,帮助她解大、小便,给房间通风换气;接着做饭,先一口一口喂好妻子,再照管好两个小孩。

夏天天气热,每天从早到晚,冉启华进门要洗衣、做饭、照料家人,出门养猪、种田、打短工挣钱。为了避免妻子生褥疮、肌肉萎缩,每天冉启华都要端来一盆热洗脚水,细心地帮妻子洗脚,进行全身的按摩,还要帮她翻一下身,冉启华尽管再苦再累、做短工离家的路再遥远都要坚持回家照料好妻子。有时当家中没钱买一次性尿布,“老冉”自己动手,用旧衣被、旧绒毯制作了许多尿布,每天换下的尿布有10多条。冉启华每天留给自己的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其余的时间不停地忙碌着。过度的劳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在采访的那几日笔者看到,卧床多年的王霞,目光有时有些带神儿,但全身干净,思维清晰,床上的被褥、枕套也十分整洁。但她说话很费力,她亲生母亲告诉记者,当初得病时,我家王霞曾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但看到她丈夫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自己,又重新恢复了信心。村民冉龙胜随口就说:“这些年冉启华很不容易!有他这样的好男人,王霞真算有福气啊!”

为给妻子治病,冉启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至今还背着7万多元的债务。现在妻子每年的医药费都不下元,其间,他不仅要操持家务和田里地里的农活、承担子女上学的各种费用,还要悉心照顾残疾的妻子和年过花甲的双老。面对现实,冉启华不得不四处“借贷”。好在村委会一直将他家列为重点帮困对象,镇里的领导还常常自掏腰包予以救济。

“有她在,这个家才算完整”

谈到那段噩梦般的岁月,冉启华还带着乐观的表情:“只要妻子和我们一家人一起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幸福。今后的路不管有多长、不管有多艰难,我都要好好的搀扶她相依为命地走下去。”

不止一次,有人对冉启华说:“启华,你妻子病了这么多年了,家里负债累累,你已经为这个家尽心尽力了,重新选择新的生活吧!就算是去外面拣垃圾、擦皮鞋也比呆在家里拼死拼活还债,也比照顾这个残疾人强上一百倍呀!”冉启华的回答始终是:“我没日没夜干活挣钱,为了保住这个家,我不能丢弃她,人不能不讲良心,不能不讲道德,这个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我不这么做的话,我活着不会安心。”正是这种比孝老还要难得的夫妻美德,撑起了他战胜人生苦难的精神脊梁。

冉启华说:“有她在,这个家才算完整”。

活动网页截图第98位冉启华

转自







































吡美莫司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yf/717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