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的中医治疗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这个病名普通人听起来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最近一两年本人却遇到了不少例这样的患者,这说明实际患病人数并不太少。
报研究报道,多发性硬化是西方国家中导致青年人群运动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治疗非常困难。因此,还是值得重视的。
多发性硬化的症状
1.运动障碍:最为多见,大约50%患者首发症状为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运动障碍一般下肢比上肢明显,可为偏瘫、截瘫或四肢瘫。30%~4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2.感觉异常:肢体有麻木感、疼痛感、针刺感、束带感、灼烧感、寒冷感、发痒感、窜电感、酸胀感等。3.视觉障碍: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视野缺损,色彩异常,复视,斜视,眼睑下垂等。4.二便障碍:尿失禁、尿频、尿急、排尿无力,大便失禁或大便困难。5.性功能障碍:男子会出现性功能障碍。6.精神障碍:常见的为抑郁、易怒、焦虑、暴躁或淡漠、反应迟钝等。7.其他:记忆减退、言语不能、头痛、头晕等。
多发性硬化的中医治疗
多发性硬化多数属于中医中的痿证范畴。痿证自古属于大病,但中医在这方面的疗效还是很不错的。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没有完善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则是大有可为,值得倚重。比如本人治疗的一些多发性硬化,绝大多数效果都是很明显的。对中医来说,这个病首分虚实。虚证以肝肾阴亏占80%以上,肾阳不足型次之,约占15%,脾虚气虚的更次之。实证主要包括痰、瘀、湿、热、水、腑实等。而且多半是虚实夹杂。本人遇到的多是肝肾阴虚为主,或兼有肾阳虚的证型。气虚以及湿热类型属于少见,但本人却遇到过一例气虚湿热的患者。辨证的细节其实关键在脉诊。肝肾阴虚证常有突出的尺脉空虚,甚至尺部无脉。湿热证脉滑数,气虚则重按无力。肝肾阴虚的可以在地黄饮子、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等之间进退化裁。兼有阳虚的可以酌加温阳之品。但此类患者即使是阳虚,也不可单用温燥药物,而须用温润之品,或阴中求阳。湿热证型则要从四妙丸之类出发。其他兼证则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本人临床案例
这里介绍肾虚和湿热两个证型中的典型案例:患者芦某,女,成年人。年注射甲流疫苗后发病,确诊多发性硬化。症见右腿麻木,左腿灼热感,脚趾麻木,后背痛,腰跨疼痛,头晕头胀,胃中嘈杂,怕冷怕热,多汗,大便困难数日一次,睡眠不佳,疲乏。脉沉滑略数,两关郁滞,两尺沉细滑。舌淡少苔,齿痕。
根据脉证,诊为气虚湿热,中焦郁滞。方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防己、合四逆散。患者服完二十剂后,腿部和脚趾麻木、发热感大幅减退,腰痛大减,肠胃改善,大便每日一次顺畅,睡眠正常,诸症明显改善。复诊时原方微调,继续服用。考虑到本病疗程较长,容易反复,嘱患者持续服药,巩固疗效。
患者代某,女,成年人。两个月前突然发病,医院确诊为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延髓病变。症见突发左腿不能行动,左腿没有知觉。住院后行动有恢复,但行走不便,知觉差。头晕,后头部疼痛,两腿软无力,行走有困难,两腿麻木。月经量多,大便隔日一次。其脉尺部空虚难寻,关部略郁。
辨证肝肾阴虚为主,中焦郁滞为辅。用地黄饮子之义,重用熟地,去菖蒲远志等,加柴胡、半夏等。患者连服几个月,反馈说两腿行动较好,无力和麻木的情况比之前好很多,头晕头痛等症大幅减轻,仅在过于劳累时出现。体重增加10斤,大便顺畅,每日一次。处方微调后嘱其继续服用,巩固疗效。
生活中避免罹患多发性硬化的因素
多发性硬化病因不明,据研究除了与遗传有关之外,该病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也与某些病原体感染和环境因素有关。这里只介绍一下生活中常遇到的相关因素,以便大家及早避免。
据研究报道,纬度高地区的多发性硬化发病率比纬度低地区较高,日照时间与发病率负相关。就是说气候寒冷、日照时间少是发病高危因素。这提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多晒太阳,注意保暖,趋暖避寒。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医所指出的寒湿邪气的一个注脚。
研究还发现,儿童期的环境因素可能对多发性硬化的发病起重要作用,特别是疫苗接种和感染(尤其是乙肝、麻疹、腮腺炎)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相关。多项研究报道,疫苗接种可能会促发一些脱髓鞘疾病。
说到这里想到本人治疗的一例多发性硬化患者,成年女,就是在注射某流感疫苗后短期内发病的。据患者讲,当地还有注射疫苗后瘫痪的案例。可见这样的案例并非罕见。
其他如吸烟、肥胖、激素的应用等,也可能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有关。
北京观复堂中医诊所预约-(上午九点至下午六点)诊所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yf/7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