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运动技术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康复和运动医学领域。我国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等速运动装置,最初主要是用于运动员的肌肉功能评价和运动损伤后的肌力训练,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展开,逐渐将等速运动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概述等速运动是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的方式,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是指整个运动过程是在预定的角度下进行的,并且运动中肢体运动速度预先在设备上设定,无论受试者用多大的力,肢体运动的速度都不会超过设定值,只能主观用力使肌肉张力提高,力矩输出增加,但却不能产生加速度,同时利用专门的装置,根据每个运动环节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的调节所施加的阻力。因为要感知运动中肌力的变化,所以需要感应系统的支持,以便随时改变阻力大小使之与肌力大小的改变相匹配,同时,还可通过感应系统获得运动中有关肌力变化的各种力学参数,从而客观、量化地完成肌力测试。等速运动中,由于设备产生的阻力远高于受试者运动时发出的极限力量,即仪器可以提供和受试者发出的力量同等强度的力量,所以可以使受试者随时都可以保持最大强度的训练,从而不断增强肌肉力量。因此,等速运动在肌力、肌耐力、肌张力等方面的量化测试方面有很好的优势,同时,等速运动在康复训练中也有很好的优势。等速运动技术的优点等速运动技术具有结果精确、重复性好,可以提供大量具体数据,在治疗上具有高效、安全、可控制的优点,在进行肌力测试和康复治疗中具有如下优点。壹由于等速运动中提供的是顺应性阻力,肌肉的关节在全部活动范围内始终产生最大肌力,因此,能更有效的锻炼肌肉的力量、耐力和灵活性,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率。贰等速测试及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是因为外加的阻力是根据受试者不同的运动力量而改变的,在受试者发生受伤、虚弱或无力等情况下,阻力也将随肌力的减小而减少,并且在由于速度是恒定的,不产生加速度,所以安全性较高。叁等速肌力测试的测试范围广泛,包括四肢大关节绝大部分的功能动作,以及腰背肌各功能动作的肌力测试。应用由于等速训练的特点,恒定速度和阻力可调,使其可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所以,等速运动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临床康复和治疗方面,主要用于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以及医疗体育等方面。康复评定等速测试系统可以提供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数据,可以用来对运动系统损伤进行评估,主要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等运动伤病较多的关节,设计关节、韧带损伤等疾病。等速运动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评定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如中风、脑外伤所致的偏瘫,小儿脑瘫、截瘫、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等速运动训练在康复训练中有很好的应用,并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比传统训练更有利于功能的恢复。例如,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等造成膝关节失稳疾病,等速运动训练及其重建术后的等速运动训练,有效的推动了其康复进程。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偏瘫运动功能康复,等速运动训练也有一定成果,等速运动训练可增强偏瘫患者肌力,却不影响其痉挛程度,从而提高患者步速、移行和其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小结等速运动的出现对康复医学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等速技术与临床检查法相结合,使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相辅相成,可以获得更真实、客观、准确的结果。而等速技术应用于康复领域,使医生能够准确掌握患者被测试肌群的各项力学参数,了解其功能和状态,制定出合理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早日回归社会。参考文献徐军.等速运动在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作用.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年8月第28卷第8期.-.乐意,金荣疆,阳杨等.等速运动技术在临床康复治疗的运用及展望.按摩与康复医学.年第4卷第3期.46-49.宋又廉.等速肌力康复技术及等速运动的实现途径.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年10月第9卷第5期.7-9.陆明,邱贵兴,赵丽娟.等速技术应用研究及进展.中华外科在职.年10月第44卷第20期.-.本期编辑:Emma
本文系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zl/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