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指身体某部分感觉发麻甚至丧失感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不灵敏。
身体感觉器官丧失感觉,或感觉不足,俗称“发麻”。例如:脚在冰冷的水里,不多时便麻木了。
医学上的麻木“麻木”是一种病症名。
西方医学解释为“肌肤感觉障碍”。
中医学解释为: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
《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麻木,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麻,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孑虫乱行,或遍身淫淫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木之状。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
《医学准绳·麻木》:“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
《张氏医通·麻木》:“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加芎、归、桃仁泥、红花、牛膝、韭汁之类。大便见黑而不作泻者,小剂桃核承气汤微利之。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死血,二陈加二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又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麻木不仁,并用神效黄芪汤(见《张氏医通·痹》)。
通俗易懂的说———麻木
一个姿势坐久了,或者被动保持一个动作,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产生麻木感,犹如蚂蚁在爬,严重了还会失去肢体的知觉。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感觉来自哪里呢?
感觉异常和麻木是由流向神经的血流受阻所致。如果你的坐姿不舒服,这样坐了很长时间,或者你只是双腿交叉坐了很长时间,这时你的一个神经可能因受压过大,与大脑的联系被打乱,导致足部麻木。这种情况跟身体局部区域因受伤或其他原因发炎,长期压迫神经产生的情况不同。
手足和踝部等末端经常会出现感觉异常现象。令人不适的刺痛感是神经在重新取回大脑发出的疼痛信号。要使这些受压迫的神经重新回复通畅,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身体姿势往往就能达到目的。
不过刺痛感有可能是糖尿病、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征兆,不过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如果改变身体姿势后麻木感不会很快消失,你最好去看医生。
面部不明原因的长期麻木,就需要马上就医,脑血管病和脑瘤的症状也会出现肢体麻木,甚至肢体抬举困难,腿脚无力,走路有摔跤的现象,这时不能当做久坐导致的麻木来处理的,建议排查头部颈部CT检测。
工作时调节合理的座椅高度,长时间工作后要及时起身活动一下腰腿,经常晃动一下颈部等等,都是减少办公室职业病的有效办法。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zl/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