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烟花寂寞,却实现了人们对大提琴的所有

只要提到“杜普蕾”这个名字,就没办法不文艺。

比如那部关于她的电影"HilaryandJackie",无论片中的角色与真实的杜普蕾差别有多大,那个天真率性却又如此短命的天才大提琴少女的形象已然定格于我们的心中。

-德国版电影海报·来自豆瓣-

特别是,影片标题的中文翻译“她比烟花寂寞”,更是文艺到极点。

只是最初看到,我死活也想不明白,那在节庆夜空中漫天盛开的烟花,何来寂寞可言?

换一个角度,似乎也成立。

所有文艺浪漫到极点的作品,都可以与她产生联系。

比如,网上一直盛传的,“杰奎琳·杜普蕾让世界落泪的大提琴曲《殇》”。

-电影倩女幽魂片段·来自豆瓣-

这真是一首非常不错的曲子。如果你了解杜普蕾的一生,无论是曲名还是旋律,你都能从中听出她的影子。

然而真相是,这曲子与杜普蕾并无任何关系。它的作者是台湾音乐人徐嘉良,是电影《倩女幽魂》中的一段配乐。

其实,只要换用理性的思维,很容易能看出一些问题。

杜普蕾是一位大提琴演奏家,我不记得她曾创作过什么音乐作品;这首曲子的风格也与杜普蕾演绎的作品差了太多;最关键的,《殇》这个曲名,又该怎样翻译回英文呢?

只是,碰到“杜普蕾”这个名字,理性就自动宕机了。

于理,这曲子与杜普蕾的关系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可是于情,我却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又比如另一首与杜普蕾相关的作品,奥芬巴赫的《杰奎琳的眼泪》。

奥芬巴赫活跃的时代比杜普蕾早了一个世纪,他的一生并不高产,他不可能知道杜普蕾的存在,在其作品中,却有这么一首名为《杰奎琳的眼泪》的曲子。

偏偏,这是一首大提琴曲;又偏偏,杜普蕾的全名是杰奎琳·杜普蕾。

百年后,这位为大提琴而生的天才少女,拉响了这段旋律。

此时的她,已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病情在一天天的恶化。

如果你对这个病的名字感到陌生,请联想一下斯蒂芬·霍金。

她的手已经开始不听使唤,她要费好大力气才能在大提琴上拉出一个完整的音符。

她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告别大提琴,告别这种自己挚爱一生的乐器,告别这个让她悲伤纠结又无限眷恋的世界。

这首曲子,将成为她的绝唱,那一刻她挣脱了病魔的束缚,那一刻她燃烧自己的生命奏响了这首曲子——《杰奎琳的眼泪》。

这是一个多么悲怆浪漫的故事啊!

只可惜,它真的只是故事。

至少在我了解的杜普蕾的录音中,完全找不到有杜普蕾演奏过这首曲子的证据。

现在流传最广的那个“杜普蕾的录音”,由慕尼黑室内乐团的维尔纳·托马斯(WernerThomas)演绎。

我宁可相信,这个故事一定发生过。

不光是我,这世界上有太多人——哪怕是知道真相的人,也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杰奎琳的眼泪》已然成为全世界女大提琴家的必演曲目,我想无论其中哪一位,在演奏这首曲子的时候,脑中浮现的一定是杜普蕾演奏的场景。

就算这个场景从未在这世界出现过。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病魔又如此真切的吞噬了天才大提琴家的生命与梦想?

既然是故事,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答案简单又残忍。

如果这个故事有一个happyending,杜普蕾也就不再会是杜普蕾。

如果她没有罹患那场疾病,幸福安康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她也许只是一个成功的大提琴家,而不是杜普蕾。

如果巴伦博伊姆(她的前夫,著名钢琴家、指挥家)没有在她最艰难的时候离她而去,她也许只是一个幸福的女人,而不是杜普蕾。

如果没有她姐姐记叙的,她凭着自己率真的性子与姐夫发生的那些或真或假的故事,她也许只是一个没有那么多争议的艺术家,而不是杜普蕾。

就像,有一天她不拉琴了,她就不再是杜普蕾。

浪漫的永远是悲剧。

大提琴、天才、梦想、失恋、疾病……所有这些元素,都聚集在杜普蕾的身上。

以至于“杜普蕾”这个名字,已然与悲情浪漫划上了等号。

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是杜普蕾的成名之作,我却一次也没有完整的听过。

最初,是因为听不懂;能听懂后,却不忍听下去。

“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就活不长。”

史塔克,你个乌鸦嘴!

夜空中的烟花,瞬间绽放,用尽自己全部的生命力,在那一刻让所有人仰视它的绚烂。

只那一瞬,便又消散,来不及有人陪伴。

她用自己悲怆惨烈的一生,实现了人们对浪漫的所有幻想。

她,比烟花寂寞。

文章转载自







































鍖椾含閭e鍖婚櫌娌荤枟鐧界櫆椋庢瘮杈冨ソ
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渚垮疁鐨勫尰闄?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zl/763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