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海量知识的积累,以往让先贤们困扰不已的疾病,我们这些后来者可以借助于外物「多快好省」地解决。
依靠神经免疫学,NMDA、LGI1、GABAB、Na+/K+ATP-Nase等免疫相关性脑炎得以诊断;向「高场强、多序列、广应用」不断进展的影像学让微小的斑块、栓子、肿瘤一览无余;二代测序的发展让一些少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水落石出,比如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MADD、NARP;神经病理则抛出了伴钙化和囊变的脑视网膜微血管病、HDLS(Hereditarydiffuseleukoencephalopathywithaxonalspheroids)等新生事物。同时,新的概念也冲刷了我们过去的认知,比如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从Poser发展为McDonald,后者又几经更迭推陈出新;国际抗癫痫联盟最新指南则指出一次癫痫发作持续5分钟即为癫痫持续状态;改良抗酸染色大大提高了脑脊液中结核杆菌的发现率。
如此丰富的知识理念更新以及互联网上触手可及的少见、罕见病例,一方面让年轻医师得以大步向前,呈跨越式的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跨度之大堪比农奴制直接迈向民主共和,开口则能侃侃而谈Fabry、肌原纤维肌病、CANVAS这些可能自己并未亲身经历的疾病。
硬币的另一面则使得青年医生在疾病的表象中不能自拔,正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若找不到疾病的核心所在,南辕北辙之下,纵然「倚天在手」,也只能切瓜剁菜,甚至一不留神还会自伤其身。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去明辨是非黑白?首先,还是要尊重老祖宗留下的精华。
能够经久不衰的理念,必定有其过人之处,比如神经科最常用的定位、定性、定因三部曲,内科基本功里详实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套用某位前辈高人的话,「给多少信息看多少病」,连基本信息都收集不全甚至有误,而奢望一些辅助检查如MRI来一劳永逸,这显然是不合实际的。
年轻女性的月经紊乱、四肢麻木、肾脏病变,如果不细问患者是否有近期更换的护肤品,很容易遗漏汞中毒这一幕后真凶;反复发作的坐骨神经痛,如果恰好发现疼痛周期与月经期吻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即呼之欲出;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新发的单侧下肢无力,不仔细观察患者臀部、腹股沟的皮肤状况,很可能会忽视带状疱疹感染性脊髓炎。正如wang02前辈所言:有时候疾病的诊断,并不依赖于诊断技术的高超,而更应该着重于我们对细节的孜孜以求。
其次,就是对疾病整体的把握与核心的拿捏。
大数据时代,各种搜索引擎是年轻医师诊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搜索途径则直接影响结果。可以是点对点的精准搜寻以验证自己对疾病的判断,也可以组合式搜索来缩小未知疾病的诊断范围,后者的效率显然要高于前者。
打个简单的比方,通过搜寻「白质脑病」+「显性遗传」+「卒中」,很容易得到以CADASIL的诊断,「ataxia」+「vestibulardysfunction」+「peripheralneuropathy」组合起来,有心人可以发掘出CANVAS(Cerebellarataxiawithneuropathyandvestibularareflexiasyndrome)的诊断。
如果能提炼出疾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则搜索范围会大为减少,如自噬性空泡、胼胝体压部病变、强直脊柱综合征,以及肝脾大+神经系统病变、后索+侧柱病变。依靠对疾病精确有效的提炼,完全可以在海量的文献中取其所需。
Inconclusion,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给神经科医师的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所要做的,也许只是两句话就能概况:跟进知识,善用知识。正是:居高声自远,亦是藉秋风。
本文来自丁香园论坛。
今日自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常累及大脑哪3个部位?回复「」可获取答案。长按图片,可识别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fz/1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