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沙龙心肺康复,让患者重新拥有健康

心脏和肺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心肺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因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心肺康复受到了社会各界重视。随着患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后期及时有效的心肺康复介入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心肺康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人们对其认知也很薄弱,现在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下心肺康复。

心肺康复的对象分为健康人、亚健康人和病人三个群体。对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来说,需要每天对心肺功能进行养护,从而获得和维持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对于病人来说,不管是肢体残疾还是内科疾病,尽可能好的心肺功能可以为进一步康复治疗与训练创造基本的身体条件,对疾病恢复和预防复发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临床上

什么样的病人需要进行心肺康复?

1.阻塞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顽固性哮喘、细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限制性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职业性或环境性肺部疾病、结节病,脊柱后侧凸、强制性脊柱炎。

3.神经肌肉疾病: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膈肌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结核后综合征。

4.心脏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脏手术后、心脏移植术后、心率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5.其他:肺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胸、腹部手术前后、肺移植前后、肺减容术前后、呼吸机依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肥胖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

按照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制定心肺康复方案

一、住院期康复

1.急性期:

训练强度要低一些,主要为床上被动训练,包括被动的关节活动(上肢的被动关节活动和下肢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和床上便盆使用或床边入厕的训练,应避免可增加心率的等长收缩运动、促进心律失常的运动以及抬高下肢的动作(防止增加负荷)。

2.亚急性期:

训练强度较急性期有所增加,主要为床上、床下的适应性康复训练,可进行低强度的柔软体操,关节活动的运动强度可逐步增加速度或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增加低强度的阻力运动。活动范围可从床边到病房内、逐步扩展到病房的走廊,完成出院前心肺储备功能。

二、出院早期门诊康复

其为康复治疗的紧密监护期,多在康复门诊或康复病房进行,训练同时需佩戴心电监护。运动时限一般是3~6个月。此期以有氧训练为主,需在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监督下,通过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评定,然后制订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并进行阶段性调整,一般从循环训练开始,逐渐增加抗阻训练,最终确定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具体的训练强度需要根据心电监护随时监控和调整。其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

1.全面的心脏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

由专业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学评定和风险预测,掌握心肺功能等级和可以预见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处方,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宣教,告知其危险因素和禁忌症,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2.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心肺康复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是肺康复训练的基石,心肺康复指南将运动疗法作为心肺康复方案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体现了运动训练在心肺康复过程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1)器械训练

训练用瑜伽垫、脚踏板、哑铃、沙袋、弹力带、训练用平衡球、训练用功率自行车和跑步机、四肢联动、上肢和下肢肌力训练设备、平衡训练仪、模拟运动训练仪等。

(2)呼吸功能训练

通过腹式呼吸、胸廓运动、肺扩张训练及呼吸肌训练等,增强呼吸功能,提高肺循环效率。

(3)有氧运动

常用有氧运动包括上下阶梯运动、游泳、散步、快步走、保健操、太极拳等,有条件可进行水中运动,温泉水静水促使膈肌上升,有利于增强呼吸功能;肢体压迫促使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增加心脏负荷,促使心脏工作。水中运动可以在减轻身体负荷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体能进行耐力训练。

(4)健康教育

患者需正确了解心肺疾病,避免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患者应适当解释病情及预后,使其对自身疾病有比较正确和客观的认识,端正态度,勇于面对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与密切配合。

(5)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

有目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为心脏病患者重返家庭、社会或工作岗位创造条件。

三、维持期门诊康复

继续进行最适宜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此阶段心电监护仅在康复治疗出现症状时进行佩戴,维持期患者的运动耐力已进入平台期,其危险因素的管理已基本达标或稳定,患者需继续进行康复锻炼,进一步巩固或加强心肺功能。

心肺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的康医院的康复训练,还包括自己回归工作与家庭后持续康复训练和保养,包括饮食的问题、心理睡眠的问题、生活习惯的问题以及整个运动调整的问题,都需要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如果这个平衡状态出现问题,心肺疾病就会复发。心肺康复要教会你怎么工作、怎么生活,处理这些问题的。医院里进行的康复治疗,患者在回归家庭或回归生活之后,也要长期地进行。

康复医学科

我院康复医学科设有康复功能评定室、运动训练区、作业治疗区、语言吞咽治疗室、心理治疗室、智力测评室、经颅磁刺激技术、传统康复室、高中低频治疗室、牵引室、中药熏蒸室等,可根据康复患者功能障碍情况设定专业康复治疗计划,科室开展的国内领先的康复治疗新技术、新业务,是中英技术合作的国际康复医学中心!欢迎咨询就诊。

康复医学科门诊:

康复病房护士站:

科主任:裴绪群

主任:张峰

护士长:穆信利

住院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by/1187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