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最美好的时季盛开,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候陨落,仿佛一朵寂寞的绚丽烟花,只留下永恒的瞬间。
十六岁登台,在其生命中的最美丽年华,凭借无可超越的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走上她演绎事业的巅峰,却在十年之后的的二十八岁因多发性硬化症而痛别舞台,于42岁的盛年去世。
她就是大提琴界的传奇,英国数百年来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杰奎琳.杜普蕾。
杰奎琳.杜普蕾,生于,逝于。而本篇的题头“寂寞烟花”,则是取自《HilaryandJackie》电影的译名“她比烟花寂寞”。
写下这个推荐的专辑,是因为很早以前就听过她演绎的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被称为经典且无可超越的演奏版本,然而随着移动手机端的兴起,很多朋友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关于杰奎琳.杜普蕾的演绎视频《殇》,感动了无数人,推荐我看一看。
因此,我便有了这个关于介绍杰奎琳.杜普蕾的想法。
听过两分钟之后,如果您有经验,便会很清楚的断下结论,这个《殇》绝不会是杰奎琳.杜普蕾的作品,因为听录音即可辨别,这个录音风格是标准的数字录音方式,且音乐风格跟古典音乐没有关系,带一点新世纪音乐的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殇》所带给人的那股无尽的悲伤配合杰奎琳·杜普雷的录像的确是给了观看者一个相当大的情绪上的感染,因为她的身世,因为她的绚烂,还因为《殇》这首乐曲本身所具有的那份无尽感伤和悲凉,配合杰奎琳·杜普蕾的录像,仿佛就是她的一部人生写照。
经过查证,《殇》的作曲是徐嘉良,编曲和演奏均是GALON,至于网络上所传的演奏者杰奎琳·杜普雷为误传。
20岁那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SirJohnBarbirolli(巴毕罗里)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合作演了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E.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ConcertoinEminor,op.85)。这张录音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因为杜普蕾的这张作品成了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无可超越的版本,亦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顾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埃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
然而,杜普蕾曾公开表示,她最爱的并不是埃尔加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因为这部作品太深沉,有着无尽的悲哀,“它好像是凝结的泪珠”,但谁也不能否认,就是因为杜普蕾对于这首乐曲的深切感受,才造就了这个堪称埃尔加最完美的演绎。当她有一次听到她与巴毕罗里合作的那张录音时,曾吃惊的说“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可惜的是,她再也无法录出超出这个版本的录音,正如同中国书法第一人王羲之再也无法写出超越《兰亭序》的作品一样,后人再无可超越。
一九六七年,杜普蕾在耶路撒冷和阿根廷籍钢琴家巴伦博伊姆(DanielBarenboim)结婚,夫妻俩一时成为古典音乐界的金童玉女,合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杜普蕾在演出中,将所有感情都投入到了音乐中去,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第一次听到杰奎琳的演奏时曾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或许只有音乐家才能理解到他们自已的感觉,史塔克不幸一言中的。
年,杜普蕾因多发性硬化症不得不中断演出活动,年,杰奎琳.杜普蕾在完成《萧邦与法朗克大提琴奏鸣曲》最后一部录音作品后正式停止演出,年,杜普蕾在伦敦最后一次登台,在祖宾.梅塔指挥下,重新演奏了与自已渊缘最深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告别音乐舞台。
即使现在,多发性硬化症也属绝症无药可冶,杰奎琳.杜普蕾在离开舞台后的岁月中忍受的只有痛苦和无尽的煎熬,年10月19日,这个英格兰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演奏家在亲人的怀抱中悄然离世。
杰奎琳.杜普蕾生前最喜欢的一把大提琴“大卫朵夫”,如今的拥有者是著名的大提琴家马友友。
在杰奎琳.杜普蕾去世三个月后的专场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一半就泪如雨下,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从此不再指挥此曲:“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已的宿命之歌”。
短短十年,似流星般短暂,却如烟花般璀璨,上帝缔造了一个伟大的大提琴传奇。谨以此献给心目中的伟大音乐家杰奎琳.杜普蕾。
如果喜欢音响中国订阅号所传递的内容,请长按音响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bsaw.com/jbjc/10617.html